0-6岁儿童身心发展领域简介(5)--社会交往能力

自闭症教育 来源:用户投稿 收藏
0-6岁儿童身心发展领域简介(5)--社会交往能力
 

 

基本概念

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反应。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别人,即儿童与所接触的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在群体中与别人一起学习、游戏,在相互协作和亲近中彼此分享和谐的关系和建立某些良好的社会行为;二是对自己,指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对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例如:吃饭、穿衣、梳洗、清洗自己的物品等行为技巧。通过生活自理的学习,可以建立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以适应社会交往的需要。

发展规律

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即人的个人行为和交往能力本质上是社会属性。人需要不断地在各种周围环境下与自然接触,与人交往,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人类的各种情感、社会行为,最终获得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

发展特点

●社会交往能力与智力的发展是互相依存的。

随着儿童的成长、生活环境的扩大,社会交往的机会与事物接触的范围愈来愈多、愈来愈广,通过与人的不断交往,促进了知觉、感知、动作、语及个人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积累和发展,智慧也相应得到发展。交往能力综合了各种心理因素的融合,因此交往能力发展水平如何,也是智力发展程度高低的一个标志。

●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地反映了儿童的智力水平。

生活自理能力主要依靠教育训练与培养,但是与生理成熟程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当儿童的某种生理组织器官尚未成熟时,就无法获得某种生活自理能力。例如1岁半以前,让儿童使用筷子就很困难,因为手指缺乏灵活操作的能力。

与智力的关系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将社会能力分为两种智力,即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桑代克认为理解他人、与他人良好协作的能力就是社会智力。亨特认为社会智力就是与他人相处、交往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智力实质上反映了个体与自然、个体适应社会、个体适应环境、个体与个体交往、个体与群体交融以及自我控制的综合能力。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档

    0 条评论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