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探讨

自闭症教育 来源:用户投稿 收藏
融合教育﹝Inclusion﹞,是承继「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她的教育方式却是以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小孩的学习,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融合班的教室和一般小学教室的摆设不一样,不是排排坐的对着黑板、看着老师,而是分小组上课,很少写黑板却有许多辅助教具,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同辈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孩子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所以不管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小孩都因其不同特质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分数不是惟一的指针,而是适才适所的快乐学习,当然家长的协助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质,配合老师们的教导,给与自己孩子适当的帮助和很多的鼓励,我们的孩子就是最棒的。
    融合的意义在于为所有回归主流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有一定挑战性,但是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和需要,与此同时,融合教育要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任何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使他们能在主流环境中获得成功。但一所融合学校还远不止这些,还要使每个人都有归属感,每个人都被接纳并获得其他同伴和其他学校成员的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能做到真正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
    虽然融合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由于社会各界的重视,已经有许多幼儿园都开展了这个服务项目,如:成立资源教室、配置资源教师等;并且有关融合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可是在进行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的问题,相关资金的调配、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缺乏系统可行的融合课程、方案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融合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导致自闭症幼儿进入正常幼儿园后只有生理上的整合而无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融合。因此有关融合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在现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融合教育的研究对象和融合经历
    在研究过程中挑选了10名曾在早疗机构进行一年以上教育训练的自闭症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因为这些幼儿的家长迫切的希望孩子能早日融入正常幼儿园,且与他们就这方面进行的沟通、探讨较多。
    这10名自闭症幼儿在能力上有着较大的差距。有的各方面能力与正常儿童接近,甚至有些方面优于正常儿童;有的则能力较弱,没有口语,也没有交往的意愿,且伴有一定的行为问题。
    在进入正常幼儿园之前,这些家长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对所要选择的幼儿园的调查、反复比较和选择,通过各种渠道与幼儿园相关领导及教师进行接洽、沟通,等事情已经有了眉目时会再通过各种方式向特教专家征询意见,最后一改当初的遮遮掩掩向早疗机构的老师和盘托出。在这个过程中早疗机构的老师一般都会是最后一个被通知到的人,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长怕被老师否定上正常幼儿园的可能性或是减少准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进入幼儿园后,家长陆续反馈回信息。有的自闭症幼儿得到了老师的理解和接纳,上课时孩子的左右都会有小伙伴帮助他,有了好朋友他也显得很快乐的样子;有的则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如:在课堂上大喊大叫、跺脚、拍桌子,结果受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指责导致行为问题更是频频出现,最后家长不得不陪在一边;还有的才上了一两周就直接被幼儿园劝退了。多数的自闭症幼儿在进入幼儿园融合后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当他们在幼儿园里不知所措或惊恐不安地时候,家长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有的家长每天把自闭症的孩子送进幼儿园后都会一直在附近徘徊,怕有状况出现;还有的会同幼儿园协商阿姨进园带自闭症的孩子;还有的家长会因为得不到幼儿园具体真实的反馈而陷入迷茫。虽然这些家长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找不到答案,但面对早疗机构老师关切的询问时,他们却往往会选择敷衍。
融合教育的研究方法
    在最自然地环境中(幼儿园、早疗机构)中对进入正常幼儿园的幼儿进行情绪、行为、社交、语言、认知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观察。这样可以直接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帮助家长及相关人员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作者在早疗机构工作,因此在早疗机构中观察的机会相对幼儿园来说要多一些。
    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现状
    特教前辈陶国泰曾指出:在中国虽然自闭症的发病率与其他国家相似,但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和认识却非常不够。自闭症作为精神残疾往往不被他人接受、理解,有时甚至还会受到歧视,如:
    正常幼儿园对自闭症幼儿在融合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对自闭症幼儿的认识不足,幼儿园的老师常常会认为自闭症幼儿的表现是脾气古怪、不和群或发育迟缓。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甚至会在家长咨询时直接了当的拒绝:“您的孩子不适合上这个幼儿园”。所以导致部分家长为了让自闭症的孩子能够顺利入园而隐瞒孩子的真实情况。还有些幼儿园老师虽然听说过自闭症,但由于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或者幼儿园领导不够重视,所以面对自闭症幼儿出现的种种状况也没有适当的处理策略,也不知该如何在面对正常幼儿时体现对自闭症幼儿的个别化、正常化等原则,更有老师常常抱怨:“为什么这个孩子在我的班上,为什么我这么倒霉?”等等。记得一名上幼儿园的自闭症小男孩出现了掀小女孩裙子的行为,妈妈紧张的不得了。虽然早疗中心的老师帮忙想了很多办法,但最后妈妈还是决定暂时不去幼儿园。因为她担心老师不接受,会反感孩子的行为,从而引发更严重的行为问题。还经常听到去幼儿园融合的自闭症幼儿家长回来说,如果幼儿园有活动,几个自闭症的孩子就会离开教室被送到专门的老师那去看护或者送去传达室更有甚者老师会要求自闭症幼儿家长在活动那天不要带孩子来幼儿园。还有家长回来说:“我的孩子没有语言,能力很差,但是照样上了两年幼儿园。他在幼儿园里可以随意走动,到处溜达。”这时幼儿园老师所采取的就是听之任之的态度,只要自闭症孩子安全不出问题就行。
    自闭症幼儿家长对自闭症幼儿在融合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大部分自闭症幼儿的家长不了解正常幼儿的成长规律,所以在婴幼儿期孩子整体上身心发展停滞或退缩的折线型发展过程不能及时觉察或引起重视。认为自闭症是一种病,有办法可以治好。所以通常不能对孩子保持真实而适当的期待。会认为孩子只是比同龄的正常幼儿发展稍慢一些而已,只要努力的弥补不足之处就可以赶上正常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只要自闭症的孩子进入正常幼儿园自然就会模仿正常幼儿的行为,从而提高社交能力,变得不再自闭了。所以往往会在自认为准备很充足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去正常幼儿园而不考虑孩子的接受、适应情况等。只想到“我的孩子也要象其他孩子一样上幼儿园”,而不去想孩子应该怎样上幼儿园才更有意义。实际上这种情况只能称之为形式上的整合,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作用。
    正常幼儿家长对自闭症幼儿在认识上的误区
    因为对自闭症的了解很少,所以正常幼儿的家长不太容易接纳、理解自闭症幼儿的怪异行为。会有种种担心,担心自闭症幼儿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学习自闭症幼儿不好的行为。通常会想:这个孩子这么大喊大叫的,我家宝宝会不会象他学呀?横冲直撞的,别撞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交了这么多钱就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不应该和我们的孩子在一起。因此正常幼儿的家长对自闭症幼儿的融和教育往往持有排斥的态度。
 
    给家长及幼儿园的建议
    (一)给家长的建议
    1、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做好前备工作,不要操之过急。如:了解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人文环境、园长及老师对自闭症幼儿的了解以及接纳程度、幼儿园在个别化教育上的开展程度等等。
    2、与幼儿院领导及老师进行沟通,如实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以便相关老师做好准备工作。
    3、客观的看待孩子的发展,对孩子保持适当、合理的期待。
    4、根据孩子的能力及需要采取普教与特教相结合的方式,如半日上普通幼儿园,半日上早疗机构;每周上几天幼儿园,其余的时间在早疗机构;每天上正常幼儿园并进行部分时间制的一对一补救性教学。
    5、参加相关培训。经常性的与特殊教育专家及早疗机构教师沟通,学习新的知识理念。
    (二)给幼儿园的建议
    1、帮助正常幼儿及其家长了解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营造和谐、友爱的群体氛围。
    2、创造情景,提供榜样示范,促使社会性融合的产生。
    3、了解自闭症幼儿独特而唯一的特质,相信他们有无限发展的潜能,使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
    4、及时、有效的与自闭症幼儿家长沟通孩子在园的情况,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就喜悦。
    5、鼓励自闭症幼儿的良好行为。
    6、用正向的态度处理自闭症幼儿的行为问题。
    7、在可行的范围内,使用结构化的功课表及视觉提示图卡,提高自闭症幼儿对活动的可预见性,减少不安。
    8、与相关的机构定期联络、沟通,如:与诊断、心理治疗、康复、教育的机构开展服务项目上的合作等。
    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以提供给所有的人员使用。它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制订真正符合该幼儿需求的融合教育计划和内容。所以说自闭症幼儿的融合教育并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协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但是融合教育在中国将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0 条评论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