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一少”育幼儿——Angle家庭教育个案
“三多一少”是医学上的一个俗语,该病是个富贵病,很娇气,营养不能缺少,又不能过量,还得适当运动。这和教育幼儿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由于家里老人居多,“隔代亲”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许多误区,把孩子当成家庭的“宝贝”,像个热手的山芋。Angle从小由姥爷、姥姥看着,表姐、表哥年龄较大,凡事都得让着她,加上姥爷姥娘不太爱说爱动,还有一种“只能疼不能管”的担好不担孬的传统思想。因此,在姥爷家形成了以Angle为中心的迁就圈子,养成了怕人、孤僻、任性、执拗、暴躁、不爱说话等自我为是的消极不良行为。我意识到这样对Angle未来发展存在的弊端以后,我开始涉猎好多教育个案,结合Angle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独特实用的思路--“三多一少”教育法。
“三多”就是多嘴、多心、多动。我的性格比较沉稳,好静不好动。“虎父无犬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说明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营造家庭的好环境,给孩子一个开放活泼的外界影响,这是主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意识到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从改变自身做起--对现在意识觉醒的孩子来说尤是如此,家长说话不算数、不兑现,孩子很难管教,易造成逆反心理。于是,我试着约束自我,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为孩子做个榜样。
多嘴。孩子从出生到6-7岁期间,有个语言发展期。在Angle两岁多时,语言不是很丰富,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给她讲故事、说笑话、认字。凡休息日,我尽可能的带她出去玩,看到什么说什么,一遍、两遍,不厌其烦的絮叨。每天晚上临睡前除了讲几个小故事外,总是念一些《三自经》、《百家姓》、《笠翁对句》、汉赋唐诗宋词散文等,虽然她可能听不懂,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的嘴就成了收音机,开始不停的絮叨。比如,晚饭后散步,走到龙潭路的路牌旁,就问这是什么路、什么方向的、路边的字怎么念、怎么讲,路上都有什么车,有什么区别,英文怎么说,路边有什么店铺、叫什么名字,是经营什么的,等等,不一而足,只要看在眼里的都要问一问,打个问号。在讲的过程中,针对Angel的识别能力和兴趣,有引导性的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使Angel一边听一边说,达到讲、听、思同步,不是让她机械、被动的听,随着语言输出的熟练程度,Angel一改往日的“羞涩怕人”已经开始有意地表现自我了。
多心。世间留心皆学问。“多心”是“多嘴”的基础,凡事只要想着一个问题,总能发现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成功一定有办法”。报刊、杂志、交流都能带来好的主意和育儿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会主动到幼儿园去,或送孩子,或接孩子,看看幼儿园有哪些细微的变化,就全部掌握,做到心中有数,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有的放矢的和孩子聊天、讲故事、做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乐意按时到园学习。比如,每天在幼儿园大门口可以接到一个塑料卡,分绿、红、黄,我就让Angel观察塑料卡有几种颜色,启发她塑料卡有什么作用并记住运用到实际中去;每次浏览宣传栏、室外墙壁上的张贴,看看有什么变化,都会及时给Angel讲讲,问问她看到了什么变化,如有她的照片、作品,就会及时鼓励一下,再让她和别的小朋友的作品比较一下,看到自己的差别。
多动。幼儿是个多动的时期。家长感到她很顽皮、好闹,这时,家长不妨放下架子,和孩子玩玩,该爬的爬、该跳的跳,能唱的就唱,能笑的就笑,不能唱的哼哼也行,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少”就是少管。孩子的事由她自己来做,家长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把家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强加于还是一张白纸的孩子身上,这样孩子不服气,家长也生气,说孩子不听话,“两败俱伤”,得不偿失。我研读了好多教育孩子的书,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虽然有的农村妇女不懂得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朴实的行为、坚忍不拔的毅力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影响,凡事不是去打骂孩子,而是以说服引导为主,言传身教。家长让老师“因材施教”,其实家长才是最应该“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因为天底下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父母。有一本最新出版的书《赏识你的学生》,我认为,父母最应该赏识的是自己的孩子,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夫妻两个最好多交流,给孩子一个好的语言输出模式。孩子到了二、三岁以后,随着视野范围的扩大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表现欲越来越强,变得调皮、“不听话”,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孩子的一种好奇心理引起的,这种现象很正常。这时,如果家长加以正确引导,更容易培养成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孩子。Angel近半年来的情况就是如此。每当Angel什么都想去试、都想去干的时候,我总是放弃自己成人的传统思维方法,放下想打她一顿的面孔,鼓励她先去试一试、干一干,满足她的合理要求,让她在实践中明辨是非、积累经验,知道自己的对错,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欢乐和不快。有一次Angel看到妈妈淘米做饭,她哭着闹着要自己淘米,我就让她自己先去做了,什么也不说。Angel撒了一地的米、水,身上也弄湿了,我一点也不急,及时地总结,告诉她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地方应注意,再适当地鼓励,Angel点点头,很乐意地便接受了。
“三多”就是多嘴、多心、多动。我的性格比较沉稳,好静不好动。“虎父无犬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说明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营造家庭的好环境,给孩子一个开放活泼的外界影响,这是主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意识到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从改变自身做起--对现在意识觉醒的孩子来说尤是如此,家长说话不算数、不兑现,孩子很难管教,易造成逆反心理。于是,我试着约束自我,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为孩子做个榜样。
多嘴。孩子从出生到6-7岁期间,有个语言发展期。在Angle两岁多时,语言不是很丰富,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给她讲故事、说笑话、认字。凡休息日,我尽可能的带她出去玩,看到什么说什么,一遍、两遍,不厌其烦的絮叨。每天晚上临睡前除了讲几个小故事外,总是念一些《三自经》、《百家姓》、《笠翁对句》、汉赋唐诗宋词散文等,虽然她可能听不懂,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总之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的嘴就成了收音机,开始不停的絮叨。比如,晚饭后散步,走到龙潭路的路牌旁,就问这是什么路、什么方向的、路边的字怎么念、怎么讲,路上都有什么车,有什么区别,英文怎么说,路边有什么店铺、叫什么名字,是经营什么的,等等,不一而足,只要看在眼里的都要问一问,打个问号。在讲的过程中,针对Angel的识别能力和兴趣,有引导性的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使Angel一边听一边说,达到讲、听、思同步,不是让她机械、被动的听,随着语言输出的熟练程度,Angel一改往日的“羞涩怕人”已经开始有意地表现自我了。
多心。世间留心皆学问。“多心”是“多嘴”的基础,凡事只要想着一个问题,总能发现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成功一定有办法”。报刊、杂志、交流都能带来好的主意和育儿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会主动到幼儿园去,或送孩子,或接孩子,看看幼儿园有哪些细微的变化,就全部掌握,做到心中有数,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有的放矢的和孩子聊天、讲故事、做游戏,引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乐意按时到园学习。比如,每天在幼儿园大门口可以接到一个塑料卡,分绿、红、黄,我就让Angel观察塑料卡有几种颜色,启发她塑料卡有什么作用并记住运用到实际中去;每次浏览宣传栏、室外墙壁上的张贴,看看有什么变化,都会及时给Angel讲讲,问问她看到了什么变化,如有她的照片、作品,就会及时鼓励一下,再让她和别的小朋友的作品比较一下,看到自己的差别。
多动。幼儿是个多动的时期。家长感到她很顽皮、好闹,这时,家长不妨放下架子,和孩子玩玩,该爬的爬、该跳的跳,能唱的就唱,能笑的就笑,不能唱的哼哼也行,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少”就是少管。孩子的事由她自己来做,家长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把家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强加于还是一张白纸的孩子身上,这样孩子不服气,家长也生气,说孩子不听话,“两败俱伤”,得不偿失。我研读了好多教育孩子的书,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虽然有的农村妇女不懂得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朴实的行为、坚忍不拔的毅力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影响,凡事不是去打骂孩子,而是以说服引导为主,言传身教。家长让老师“因材施教”,其实家长才是最应该“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因为天底下最了解孩子的应该是父母。有一本最新出版的书《赏识你的学生》,我认为,父母最应该赏识的是自己的孩子,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夫妻两个最好多交流,给孩子一个好的语言输出模式。孩子到了二、三岁以后,随着视野范围的扩大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表现欲越来越强,变得调皮、“不听话”,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孩子的一种好奇心理引起的,这种现象很正常。这时,如果家长加以正确引导,更容易培养成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孩子。Angel近半年来的情况就是如此。每当Angel什么都想去试、都想去干的时候,我总是放弃自己成人的传统思维方法,放下想打她一顿的面孔,鼓励她先去试一试、干一干,满足她的合理要求,让她在实践中明辨是非、积累经验,知道自己的对错,体会成功与失败的欢乐和不快。有一次Angel看到妈妈淘米做饭,她哭着闹着要自己淘米,我就让她自己先去做了,什么也不说。Angel撒了一地的米、水,身上也弄湿了,我一点也不急,及时地总结,告诉她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地方应注意,再适当地鼓励,Angel点点头,很乐意地便接受了。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文档
下一篇:个性的形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