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儿的思维特征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刚出生的正常婴儿是很少有思维能力的。大约半岁以后,他也许还不会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疑问,但已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逐渐学会运用直观的手段去看、去听、去触摸,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接触的事物也会逐渐增多,对外界的好奇逐渐可以运用语言或表情动作来表达,如开始会提出简单的问题,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怎么了”等等。孩子要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观察,然后去想像、理解,然后再寻求答案,这都是他在用大脑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这些问题的过程。
可自闭症的儿童却不然,由于他们不能积极地与外界环境接触,有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使得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他们缺乏对环境的探索,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不懂什么是“过家家”,不会用玩具来表示“爸爸”、“妈妈”、“孩子”,不会表示“做饭”、“吃饭”、“洗手”、“睡觉”,或“看病”、“听诊”、“打针”、“吃药”等情景,更不会设计和想像“家庭”及“医院”的情景。他们不会扮演角色,且对角色游戏根本不感兴趣。即使把他强迫拉入游戏中,过不了很长时间,他会很快将自己逃离集体环境,躲在一边自娱自乐,使别人无法去理解他。相反,他会对一些不是玩具的非生命物体感兴趣,如一根线绳、一分钱硬币,可以使他长时间地、不停地摆弄或旋转,并可以表现得很愉快,不停地边玩边蹦跳,还发出无意义的音节。这使我们看出,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正常儿童形成明显的差异。
相关文档
上一篇: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
下一篇:人们对自闭症认识的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