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在辨别“面孔区域”方面存在障碍

自闭症教育 来源:用户投稿 收藏

  “在生活中我们每看到一张面孔,大脑都会在我们无意识中将这张面孔的样子转化成密码,并以点的形式存储在大脑的‘面孔区’中,”研究报告的作者伊丽莎白˙帕利科诺说:“在这个区域的中央存储着典型的、也就是大众化的面孔,而特别的面孔则被存储在区域的边缘。这样这些特别的面孔就比那些较一般的面孔更易识别。”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孤独症儿童在一种被称为“适应性面孔编码”的能力上较弱。

  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看到新面孔,大脑中大众面孔的模型也在不断更新。研究表明,即使是对一张面孔很快的一瞥也会影响到一个人对此后看到的不同面孔的印象。这种现象,也就是“面孔识别后遗效应”,证明了大脑在不断更新面孔区的理论。比如,一个人看到了一个小鼻子的人,他大脑中的面孔模型便会生成一个较小的鼻子。所以当大鼻子的面孔出现时,就会给这个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面孔离他大脑中大众面孔的形象偏差更大。

  帕利科诺和同事们测试了14名高功能的孤独症男孩,观察他们是否能像对照组的非孤独症的儿童一样更新大脑的面孔模型。研究者们分别给两组孩子展示“丹尼”和“吉姆”的面孔,并告诉他们这两个人是“队长”。然后再给孩子们展示电脑合成的一组由丹尼和吉姆图像的面孔(图像是由电脑通过合成这两张面孔得到的)。研究者们发现孤独症儿童和非孤独症儿童都能轻松地将这些新面孔归为“丹尼队”或“吉姆队”。

  研究者表示,这项试验表明孤独症儿童的“面孔识别区并没有损害”。

  接下来,研究者们给孩子们展示特征与丹尼和吉姆相反的面孔图片。结果,非孤独症孩子能更轻易地将“像丹尼的”和“像吉姆的”面孔分别归到正确的队里。然而,据研究者表示,“患有ASD(孤独症谱系)的孩子远不如同龄人适应这项试验,且病症越严重的孩子适应性越差。病症严重孩子的面孔识别后遗效应水平只有对照组孩子的三分之一。

  研究者说,孤独症儿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更新大脑中对面孔的印象。他们总结道:“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患ASD的儿童能够学会对不同个体的简单识别,但他们的适应性面孔编码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有缺损。同时这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之前报告的ASD面孔识别障碍,并可能解释其他的ASD核心社会能力缺乏。

  (文自ARRI Vol.21No.3.2007 《Autistic Children impaired at updating“face space”》志愿者李峭寒翻译)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0 条评论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