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早发现,早治疗

自闭症教育 来源:用户投稿 收藏

  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疾病

  卢建平介绍,不仅在我国,世界上孤独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在美国,1980年的患病率是0.1-0.4%。;1990年为2-2.7%。;2002年调查了14个州的8岁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仍达6%。。这些数据显示孤独症在近些年有显着增加的趋势。

  孤独症患病率增加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有几个普遍比较认同的看法。一是对孤独症的定义有改变。现在,一些不是很典型的、轻性的表现,比如阿斯伯格综合征等,也被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的外延扩大了,患病率自然增加。二是研究样本的大小、研究对象、筛选工具、确诊工具等都是患病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三是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了解增加、网络报纸杂志等的宣传,增加了早期诊断的几率。

  孤独症病因至今不明,各国学者作了很多前瞻性或回顾性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看法,但确定的共识是:孤独症的病因以生物学因素为主(目前遗传因素的影响最为明确)。

  而有害环境因素则促进了孤独症的发生。但具体哪些环境因素,目前还不确切。不过,在现已研究的环境因素中,孕妇感染、胚胎环境受损的情况,在孤独症人群中高一些。主要是胚胎期间孕妇受到各种生物、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胚胎受到损害,围产期、新生儿期的各种并发症发生高于健康儿童,如孩子缺氧、早产、难产等。

  那么,单纯的环境污染、后天的教养方式会否导致孤独症?卢建平表示,认为单纯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孤独症的观点是不对的。目前研究认为,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促成孤独症。另外,单纯地把孤独症归为心因性疾病,认为家庭经济差、父母冷漠、照顾不周等导致孤独症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在正常生活环境下,孤独症的发生与照料养育不当没有直接关系。

  如何尽量避免孤独症的发生?卢建平说,孤独症是一种先天疾病,它是多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是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孕产期要尽量少接触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尤其是一些已知的高危因素,如营养不良、吸烟喝酒、生育时父亲的年龄过大、怀孕时的各种并发症(如难产、早产、宫内缺氧),以及新生儿期的脑部感染损伤等。还有,如果家族里有孤独症患者,就要更加注意。

  三岁前是干预的最佳时期

  卢建平介绍,由于还没有确切、特效的治疗方法,孤独症的治疗、康复、预后都非常差。孤独症发病非常早,患者从出生到成年一直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照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对优生优育有很大影响。孤独症的诊治与康复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孤独症康复疗法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早期”。因为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强。所以从康复效果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干预越晚、效果越差。父母一旦观察到孩子有异常表现,就要尽早接受专业筛查,并接受医生的诊断、诊治与随访。3岁前是干预的最佳时期,但大部分孩子就诊时多在3岁以后,通常的诊断年龄都在3-5岁。更遗憾的是,感觉到孩子异常后,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与别的孩子差别不大,或者觉得还小,还想再等等、再看看,结果影响到早期干预。

  而病史调查发现,至少一半的患者,在1岁以内就已经表现出与一般孩子不同的行为,虽然1岁内很难留意,但家长回忆时,都说还是能看出来的。其实孤独症患儿到8个月已经与其他婴儿有很大差异,12-14个月时已会表现出一些特殊情况。家长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注意观察,主要从两方面看孩子有无异常:

  孤独症孩子最早会表现出“社会趋向性障碍”。比如虽说孩子到1岁左右才有意识的[NextPage]口头语言,但在出生后不久,通常就会有一些非语言的社会交往行为,如看到旁边有人,会主动注视别人的脸、眼睛、嘴、身体,对人的声音有反应。这是孩子用非语言跟人交往,感受到社会性刺激时会东张西望。如果缺乏这些,就是社会趋向性障碍。比如逗他也不笑,对生人和熟人的反应没什么差别,与家人也不亲近,叫他的名字也不反应,叫他拍手或者再见他也不会模仿。同时,他对外界物体的兴趣,多过对人的兴趣,比如与小朋友在一起时,并不注意别的儿童,而是更多地摆弄自己的玩具、物品。这些都是很容易观察的。

  再一个就是“分享性注意缺陷”。正常孩子从半岁至2岁时,看到某个事物,一般会有头部和眼神的跟随,通过眼神分享对外界的注意。而孤独症孩子这方面的表现是有缺陷的,他的视线不跟你走,也没有眼神对视,既不能跟随你手指的方向转动眼神看某个物体,也不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指给别人看。

  这两点,是孤独症患者一两岁就表现出来、并能被父母感觉到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持续存在,拖到3岁后会更典型。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0 条评论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