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打头,撞头异常行为的处理方法
打头、撞头这样的自伤行为比较多见,家长们非常头痛,总是制止不了。为什么,孩子用这类行为表达的意义不同,产生的原因不同,处理的原则和办法也不尽一样。
有一类是感知觉异常,或者他感到不舒服,敲打头部可能会让他感到舒服,或者达到他感受到的某种快感。所以他会不停的通过这个动作来追求那种感受;另外一类是错误的表达,就是在他高兴的时候,兴奋的时候,用这个动作来表达或者宣泄这样的感受;还有就是用这个动作表达愤怒或者抗拒。
第一种是最难处理的,因为我们一般人很难体会孩子的感觉,你就是学着他的样子自己打自己也体验不了他感受的那种愉悦。不过,这一种类型倒是相对比较容易甄别。就是说,你能发现他这个动作并不是明显的表达兴奋或者愤怒,而是随机的,打了以后他会表现得更安静或者情绪并不会随着打头变得剧烈动荡。
对这一种类型的处理比较复杂,可以带他去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检查,看是否有癫痫或者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查不出什么特别的原因,单就行为矫正的意义上处理,首先不要格外关注这个行为,试着用头部轻轻的按摩来试探他的反应,如果他不抗拒你的按摩,甚至立刻停止打头,很受用这个,你差不多就可以判断他是因为不舒服打头了,于是,你就可以把给他头部按摩作为一种奖励,在他表现好的时候给他做这个按摩。如果不是这样,你只能靠更细致的观察,慢慢体会他通过这个动作到底怎么达到舒服的感觉,然后才能找到替代的行为。
对于错误表达这种类型,你首先上去按住他的手,然后告诉他表达开心的正确方法。“不要打头”这个指令只说一次,而且要口气和缓的说,同时,你的手就要上去。接着问他“你是不是很高兴啊?”“高兴的话就和妈妈一起拍拍手吧”。这是最好有第三者在场,第三人立刻拍手,而抓着他手的这个人要拉着他的手同时做。一边做,一边试探他的力量。他要是表现的愿意做了,抓他的手马上松开,也加入拍手的行列。如果拍着拍着又上手打头,不要用语言制止,而是再用手把他的手拉回来继续做。反复n次,直到他一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你要他做什么,自己停止打头的动作。
这是一般意义上对错误表达情绪这种类型的处理方法。这种类型的处理也是比较难的,因为表达开心除了拍手,还有不同程度的笑,情感理解发展好的孩子还会用唱歌,奔跑,亲吻妈妈或者亲人,甚至自己说“我真高兴啊”、“好开心啊”等等行为来表达快乐。因此要针对孩子的发展程度和“开心”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做出不同的反应。在私密空间怎么表达开心,在公众场合怎么表达开心是不一样的。如果不知道该如何深入,就先从拍手开始吧,随着孩子的成长和情感认知表达的丰富,这个行为就会慢慢被替代的。
发脾气时打头或者用这个动作来表示抗拒或者生气,这是比较常见,也是相对比较好处理的一种类型。
这类情况也是让家长们最为头痛的,因为好像怎么也制止不了,而且愈演愈烈。
事实上这种类型和上面的两种类型相比,比较好甄别,家长们一下子就能发现他为什么打头,或者他打头想表示什么。
为什么制止不了,因为大多数的处理是错误的。
比如说不愿意去学校
幼儿园和机构门口经常看见,妈妈拖着哭闹着的孩子。小家伙不停地打自己的头,就是不肯进门,语言好的,会一边说“不去!”一边哭一边打。妈妈这时狼狈不堪,通常有两种处理,一是好声劝慰,二是因为时间不够了或者别的原因,强行把他拖进去。有的奶奶或者爷爷带的,爷爷奶奶可能会拿出零食之类的东西诱之以物,还不行甚至可能带他到街上转一圈,买些好吃的或者什么玩具来安抚情绪,可一回到门口又开始闹了。如此反复,天天上演。
事实上正常孩子进幼儿园也经常看到类似的画面,只不过最多一个月,正常孩子就不闹了,甚至自己开开心的去了。
离亲焦虑是儿童正常的一种情感焦虑,自闭儿也是一样。只是正常孩子大多就是哭闹,少见自己打头的。而星儿则不同,很多孩子语言表达不了,或者很差。打头能够最直接的引起家长的关注,甚至打的轻重程度引起的不同家长的关注度也不同。
前面看到的好声劝慰是不对的,而诱之以物,甚至因此带走而获得别的东西这样的做法是错上加错!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打头=引起关注=获得安抚,甚至=得到更多的好处。至于你说什么,根本不重要,或者压根就没听懂。这两种做法等于鼓励孩子继续打头,就是大家知道的负强化。
只有让孩子知道,“打头”无效,他才会停止这样行为。而“打头”一旦出现,要立即加快脚步,反而更有力的拖他进门,完全不要理睬他这一动作。因为你这样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因为你打头了,妈妈很生气,妈妈不喜欢你打头!这样反复n次,他就不会打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样做没有用。
相关文档
上一篇:注意力的训练
下一篇:怎样教自闭症儿童识别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