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识别自闭症儿童行为的动机

教学教案 来源:用户投稿 收藏

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和行为上经常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他们往往做出异于常人、出乎意料的举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并洞悉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就会不能真正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进行错误的纠正,进一步导致儿童的心理受挫,行为异常现象变本加厉。因此对于自闭症的治疗,只有正确识别自闭症儿童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其行为进行辅导和矫正。

问题行为描述1:

小米是自闭症儿童,在自闭症康复中心训练,平时表现为不擅长互动,在与小朋友游戏过程中表现拘束,爱哭闹,但是有一个现象,下课时他经常喜欢扯别人的衣服,然后躲开。这种行为保持很久,经过很多次教育与训练,仍然存在。

问题行为描述2:

小红是自闭症儿童,在自闭症康复中心训练,平时表现较为活泼,但有一个现象,他经常喜欢跑到小块的座位上拿他的橡皮擦,然后大声坏笑。

这两种问题行为看上去类似,都是喜欢去捉弄别人,然后假如仅仅从这个角度去看,往往会只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劝导和矫正,忽略了背后的真正意图。

问题1中的小米,运用功能分析之直接观察法分析可知,他缺乏社交经验,缺少与人沟通的技能和手段,只能通过扯别人的衣服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问题2中的小块,运用功能分析之直接观察法和间接法分析,发现他每次都是去找小块的橡皮擦,而且有一段时间喜欢去找另一个同学的文具盒,而这两件东西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有熊猫的头像,由此可推断小块很喜欢熊猫,可以从熊猫入手,矫正他的行为。

如果能知道这些,洞悉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就可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方案:

问题1矫正方案:

当小米扯别人衣服的时候(把握时机)正确的引导小米说:“我们一起玩吧。”与被扯的小朋友一起互动,这样既达到与小朋友的语言沟通又能与小朋友一起互动。平时下课的时候多引导小米去与小朋友一起玩(球、绳、圈圈等),多引导几次扯衣服的行为会慢慢消退,沟通语言会慢慢增多。并且多让小米参加团体活动,多表扬鼓励小米在团体活动中的表现。

问题2矫正方案:

1、给小块带来各种熊猫的卡片,告诉他熊猫是很礼貌的动物,不会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

    2、在他想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鼓励他主动开口借,如:可以借我玩下橡皮泥吗?或者可以借我玩下文具盒吗?

总结:

需正确运用问题行为功能分析的间接方法、直接观察法和实验验证法,我们才能真正洞悉自闭症儿童行为的背后动机,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0 条评论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