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开音教育创始人毕晓芳:做一缕阳光,照亮“星星的孩子”
毕晓芳与孩子们在一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长沙报道
清晨6点,71岁的朱奶奶起床给5岁半的孙子涛涛做饭。饭后,朱奶奶的儿子会开车将她和涛涛送到长沙市岳麓区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下称“开音教育”),然后去上班。经过半天的康复,朱奶奶再带着涛涛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回家吃饭,饭毕,她们再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回到开音教育上半天的幼儿园课程,晚上,朱奶奶的儿子会再开车接她们祖孙二人回家。每天这样,周而复始。
据记者了解,三岁时,涛涛被确诊为孤独症患者。此后,原本应该在晚年享受儿孙绕膝之乐的朱奶奶,便成了照顾孙儿的主力,而开音教育也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涛涛进行康复的时候,白发苍苍的朱奶奶就坐在长椅上,后背靠着墙,眼神空洞而无神,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家里有了这么一个孩子,我们还能怎么办?”朱奶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她希望,孙子在上小学之前可以做到生活自理。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两年半的康复,涛涛的肢体协调和表达能力有了改善,目前的康复内容主要侧重于提升他与人的互动能力。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孤独症孩子诞生。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防止孤独症的发生,且孤独症将导致患儿多方面严重而持续的紊乱,但是在医生、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患儿的各种症状还是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尽早对孤独症进行干预非常重要。
开音教育的创始人毕晓芳希望自己是一缕光,可以照亮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同时,希望康复机构可以成为“星星的孩子”点亮心灯的地方。
爱心成就事业
2004年,从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师范生毕晓芳,选择进入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从教,开启了自己的“特教之路”。
“从事特殊教育其实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场公益活动中我接触到一名特殊儿童,他不喜欢跟人交流,行为也很呆板,是一名典型的孤独症患儿。从他那里我意识到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需要帮助。”特殊儿童牵动着毕晓芳的心,自此,她决定全身心投入特殊教育事业中,在那里她看到了特殊儿童们康复的希望。
2011年,毕晓芳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创办了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专为孤独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及其他发育障碍儿童提供语言行为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家长培训,那年,她只有26岁。
之所以起名“开音”,是因为,说话原本是最简单的表达方式,但孤独症的孩子却很难掌握这一方式,也就是说,语言沟通是孤独症孩子的一大障碍,语言对于帮助孩子顺利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非常重要,为此,只要孩子能够开口说话,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记者走进开音教育时发现,与很多传统的康复机构不同,它的场地更像是一个充满了色彩的童话王国。它与岳麓区西湖文化园相邻,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同时,中心分设有康复部、融合部,建筑面积共计3000平方,拥有大型感觉统合训练室2间、ABA个训室40间、主题课训练室、奥尔夫音乐教室、PCI游戏室、咨询室、档案室、教研室、听觉统合训练室、机器人教室、美术手工室、家长休息室等。
为了惠及更多孤独症儿童,毕晓芳成立“开音爱心基金”,汇集社会力量为特殊儿童提供帮助。截至目前,该基金已收到超百万善款,用于儿童的康复训练和特长课辅导,让这些特殊儿童也能学习到舞蹈、音乐和绘画,数万名孩子从中得到帮助。
孤独症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
毕晓芳说:“很多特殊儿童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如果因为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创办这个基金来帮助他们。”
不过,作为一家民营的康复机构,如何生存并且得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2012年9月,中心开始了“康教结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心由特教老师、言语治疗师和幼教老师组成,集咨询、评估、康复、融合和教育五位一体,康复、教育与融合相结合。
孤独症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
毕晓芳表示,开音教育60%的孩子属于政府购买服务,其他的孩子会涉及一些自费的项目,而这,也是开音教育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进而,这些资金大部分都被毕晓芳用于改善开音教育的硬件以及师资上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开音教育被湖南省残联确定为湖南省残联定点康复机构机构,同时被长沙市残联确定为长沙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
延伸服务触角
拥有了相对成型的经营模式后,开音教育开启了它的延伸服务之路。
2018年,除了进行基本的语言康复外,毕晓芳通过几年的尝试和摸索,将康复与教育完美结合,针对3-6岁的孩子设立了三个班级,每个班为12个孩子,其中一个班为融合班,也就是将康复到一定水平的孩子与健全的孩子融合到一起授课,孤独症孩子的占比为六成,旨为进一步增强这部分孩子的互动性。
“开音教育会将康复得较好的孩子按照年龄和孩子的个人能力分班,课程设置、作息时间、每日活动等全程模拟正常幼儿园,开展融合教学,为孩子入读普小普幼打好基础,达到有效衔接。”毕晓芳说,通过融合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常规,提高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将之前一对一学习的知识得到泛化,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融合班毕业的小朋友能很快适应幼儿园或小学。
据记者了解,融合班中健全孩子的生源主要来自社会招募,同时,免掉这部分孩子的入园费。这样的融合教育模式,着实吸引了部分患儿的家长,甚至,部分家长会选择将孩子放在普通的幼儿园上半天,然后,另外半天就交给了开音教育,即便每月会为此多付出2000元的园费。
此外,开音教育一直强调亲子同训,要求家长参与到儿童康复中去,积极开展家庭训练,保持康复训练的连续性。中心每周五为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康复课堂,教师展示每阶段康复成功的同时,手把手教家长如何开展家庭训练。中心90%的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和康复教师实操都能在家给孩子上课,做康复、学知识。达到机构、教师、家长三方助力,孩子的进步有目共睹。
2019年,开音教育成为长沙市康复协会理事单位。同年,又被长沙市文明办,长沙市残联评为“2019年善行四十佳十佳爱心机构”。
就在采访间隙,毕晓芳向记者表示,融合教育的需求非常广阔,为此,她们已经在附近租好了场地,打算扩大幼儿园的规模,以便帮助更多有此类需求的孤独症家庭。同时,下一步,开音教育有意将服务延伸至1-3岁的孤独症孩子群体,为这样的家庭进行托育服务,从而弥补孤独症孩子上幼儿园前的空白期。
如今,开音教育已有教职工53人,在训特殊儿童185人,其中孤独症儿童144人,智力障碍儿童41人。截止到2020年12月,开音教育累计已为5100余名0-14岁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及融合教育,已有近500名特殊儿童通过康复及融合教育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
2014年-2020年,开音教育连续7年被评为长沙市残联优秀定点康复机构。
相关文档
上一篇:预备班在孩子康复过程中的意义
下一篇:家长培训--如何高效使用强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