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
孤独症是一种源于脑部发展异常所形成的发展障碍,它主要呈现人际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沟通发展的障碍,以及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等三大特征。患孤独症的人自婴幼儿期开始就呈现眼睛不太看人,不理人,缺少和人建立互动建立亲情的人际关系发展,在动作和语言沟通的发展上有明显的迟缓或质的方面的障碍,以及出现一些特殊的偏好,固定的行为等。
患孤独症的患者,从小在学习方面就有明显的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导致教导孤独症儿童的困难。影响孤独症的儿童学习的特征包括:(一)缺乏学习动机,患者对自己特殊的偏好有兴趣,而对一般人要去学习的事物缺乏学习的动机。(二)选择性的注意力,患者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有极高的持续的专注力,可是对希望教他的事物却不能专心,眼睛不看,看也不持久。(三)理解能力不佳,患者常对听到的信息或看到的别人的表情姿势等所传递的讯息缺乏理解的能力,而却常有良好的记忆及视觉空间的能力,因此表现出拼图、认路、过目不忘等超强的能力。(四)由于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不佳,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不能适当的表达让别人理解,因而引起挫折,而形成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挫折时出现暴怒、伤害自己或攻击别人的行为。(五)孤独症的患者常靠记忆来学习。超过一半的孤独症儿童视觉的学习比用听觉的学习要来得好。综合上述各项学习的特征,以一般教导的方法常常难以教导孤独症儿童学会一般儿童自小成长的过程要学的许多能力。面对这些学习的困难,孤独症的早期疗育和教导方面,有赖提供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应用他特长的学习模式来教导他,也常常需要用他喜欢的物品或活动(增强物)来引起他学习的动机及增加学习的效果。
我并不是音乐治疗的专家,我只能谈音乐可能应用在孤独症治疗的一些经验。一般来讲音乐的应用在治疗有主动的和被动两种方式。就被动的形式而言,音乐可以经由演奏和歌唱呈现出来,也可以经由录音反复播放。反复的听音乐对有些孤独症的患者来讲,听习惯了之后,就成为生活必备的一部分,当然这和孤独症固定行为的特征有关。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特征,到该听音乐的时候不放音乐,患者就会要求听音乐,我们就利用这个「动机」来要求他学习,学习之后就立刻放音乐做为增强物。有些孤独症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可以用他喜欢的音乐使他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我们也可以让他听喜欢的音乐帮忙他情绪稳定之后,接着进行教学,而他做出适当的学习之后,音乐再出现,那这样就可以增强所学习的内容。
主动的音乐治疗,主要的是透过音乐的创作或配合音乐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情绪感受。我曾经看过一位非常聪明的五岁孤独症孩子,他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很好,可是他对音乐方面有特殊的天分,他常在参加某一个活动回家之后,弹一段钢琴表达他对这个经验的情绪感受。我们常看到孩子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陶醉在肢体的表达艺术之中。我们偶尔也会对音调特别有兴趣的孩子配合做语言的教学,譬如有的孩子用一般的语调去教他说话,他不肯模仿学习,可是如果用他喜欢的音调来说,他就肯模仿学习说话。经由主动的音乐治疗活动,患者对自己肢体活动和各方面能力的控制的增强,他会陶醉其中而得到成就感。
综合而言,对部分孤独症患者来说,音乐可以稳定情绪,音乐可以做为教导孤独症儿童的很有效的增强物,音乐也可以做为配对学习、语言学习、认知学习很重要的媒介,当然,音乐也可以是很重要的创作表达,而达到增进自我控制的能力。总之,对部分孤独症患者而言,音乐是他的日常生活和治疗很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