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儿长期强化的原则
由于疾病的原因,小儿自闭症的教育康复将是长期的(通常18岁前)。小儿自闭症的“连续性”记忆能力存在明显的欠缺,也就是说,即使是他十分熟悉的事物(如早晨起来刷牙、洗脸、吃饭、上学等),他也无法像一般小孩子把这些事情在他脑中编排顺序存放下来。
由于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因此他通常喜欢停留在他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中,而拒绝去尝试新的活动或课程。这种小儿自闭症认知方面的特殊性(一般儿童的认知过程是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而小儿自闭症的认知过程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一个正确的,与之生存和发展相关的概念。而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概念(无论是生活方面的还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概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时时刻刻必须关注的过程。对于小儿自闭症来说,每个正确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反复地讲解、示范,反复地提醒、提示的,是需要通过不断强化概念来实现的,这是每一位家长和从事小儿自闭症教育康复的教师、康复师们所必须清醒认识的。
1、接收并处理外界信息
我们知道,小儿自闭症在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信号的神经功能方面无法与正常儿童相比,常常在家长或老师发出一个行动指令后,这些患儿表现出无动于衷的神态,这并不是他们有意与家长或老师作对,而是他们因为疾病造成的信号处理的延迟性所显现出的“无法理解指令”的假象。因此,对一个行动指令,往往必须无数次地下达,并要求他们去执行。在对小儿自闭症的教育康复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他们明白了指令的要求,而且是他们有能力完成的,他们都会去做。如果指令下达的任务有点难度,他们会退缩,表现出烦躁的情绪,但是只要鼓励他们去做,表现出相信他们一定能完成的信念,小儿自闭症还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实践中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正面面对小儿自闭症,降低发出指令人的说话高度,授话距离在50~80厘米,语速稍慢肘,只要小儿自闭症能注视授话人(哪怕是瞬间注视),所有指令,他们都能很好执行。否则,效果就不是很好。因此,我们认为,小儿自闭症表现出的对外界指令的无动于衷(有时我们讲1~2遍),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要求他们做什么。
某种指令的执行,对于小儿自闭症来说,可能他们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也可能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执行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位的。这种相对于正常儿童教育近乎于残酷的方法,在对小儿自闭症的早期教育中却是必须的。
2、学习语言的障碍
自闭症患儿的语言障碍一直是小儿自闭症学习的一大障碍。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沟通的桥梁。小儿自闭症要么表现出无语言,要么表现出“鹦鹉学舌”等被认为怪异的语言。实际上,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康复中我们发现,许多“无语言”孩子的问题并不是本身的发声器官和听神经出了问题,而是这些孩子受疾病影响,不会运用“腹式发声”方法(腹式发声方法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对这样的孩子,学习“腹式发声”方法是诸多教育康复内容中第一位的事情,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应该充分予以重视。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无语言”孩子都是可以说话的。在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一是有一些康复机构把孩子能够发出声音定为语言有无的标准,这是错误的。二是要重视小儿自闭症语言教学过程中对“气声”(气声在发声过程中声带不振动或轻微振动)现象的纠正。对小儿自闭症语言中表现出的“鹦鹉学舌”等[NextPage]怪异的现象,应看做正常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仿说”。“仿说”是正常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出现在9~18个月。通过“仿说”,正常儿童开始逐步理解成人的语意,并开始能够正确执行成人指令。对部分小儿自闭症中出现的“仿说”,是否可以认定为他们的发病时间的问题,还有待研究。对有“仿说”现象的小儿自闭症,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重要的不在于及时纠正他们的“仿说”现象,而是要加大与他们的语言沟通密度。千万不能因为他们有“仿说”现象就不与他们说话了。“科学研究表明,婴儿经常开口好处多。因为婴儿开口说话时,需要脑神经指控,‘说话’会给大脑皮层以刺激,使大脑血流量增加,改善大脑的供氧,从而产生益智健脑的功效”。
3、控制情绪与建立表达方式
正确地控制情绪和表达方式的建立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扰,小儿自闭症的情绪控制和表达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很多时候,一些莫名其妙的哭、闹、大笑以及自伤自残现象,都是小儿自闭症情绪宣泄的表现方式。而出现的抓人、咬人、吐人等行为现象。实际上是小儿自闭症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在对小儿自闭症的教育康复过程中,我们发现,出现上述问题,总是有原因的。这里,我们不去详细探讨诱发原因,而要强调的是,在小儿自闭症教育康复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将正确的情绪控制或情绪调整方法、正确的交流交往方式教给他们。如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做几次深呼吸的方法来调整自己。当孩子有交流欲望时,教给孩子站到交流对象前注视对方,主动鞠躬的方法等。小儿自闭症的情绪和交往方式的建立,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和教师长期的合作。
相关文档
上一篇:自闭症患儿希望我们怎样对待他们
下一篇:“提醒”在自闭症患儿教育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