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演变

自闭症教育 来源:用户投稿 收藏

自闭症的演变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自闭症的发病率有很大的不同。随着人们对这一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化、诊断标准的日益详尽和宽松,自闭症的诊出率也日益增多,人们对这一病症也越来越重视。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目前,自闭症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目前,全世界自闭症患者已达6700万,中国的自闭症患儿已超过100万,而且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未被诊断发现和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可能更多。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并不知道何谓自闭症。直到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康纳才诊断了第一个名叫唐纳德的自闭症患者,自闭症这一名称也是由康纳首先命名,后来得到学界认可。后来,人们知道,自闭症是一种发病于3岁以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男孩患此病的比率是女孩的4倍。

    不过,对于自闭症的认识是逐渐积累和走向深入的,这表现在对自闭症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是患病率)之上。

    自闭症的发病率是随时间的推进而增加的。在1998年以前,世界各地曾经对自闭症做过多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典型的自闭症患病率为0.7/10000~15.5/10000,中位数为4.8/10000。平均起来,每2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名自闭症患者,而泛自闭症的发病率更要高于典型的自闭症发病率。当然,诊断的标准是《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九版(ICD-9)》和《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CD-10)》。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自闭症的发病率还有很大不同。例如,日本于1996年做过一个大规模的自闭症流行病调查,包括典型自闭症和泛自闭症,结果发现该国的自闭症患病率为21/10000,而这些自闭症患者中50%具有85以上的智商。显然,他们属于高功能型自闭症患者,与典型的自闭症患者有一定区别。

    2001年,冰岛也对两个人群组进行了自闭症的流行病调查,第一组是1974年~1983年出生的人,第二组是1984年~1993年出生的人,两组都调查的是典型自闭症。结果表明,第一组的患病率为3.8/10000,第二组则为8.6/10000。

    2002年,美国的丽萨等人对加利福尼亚州1987年~1994年自闭症人群和弱智人群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这一时期泛自闭症的患病率从5.8/10000增加到14.9/10000。

    中国对自闭症的诊断和认识始于1982年,当时南京医科大学陶国泰教授诊断并报告了4例自闭症案例,此后,中国各大中城市陆续诊断和发现了一批自闭症患儿,但是,对于中国的自闭症患儿比例有多少一直不太清楚。直到2005年以后,才有一些城市的自闭症流行病调查结果。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基金会提供了自闭症项目研究基金,由中国残联、卫生部和公安部牵头,于2000年12月~2001年7月在全国12个省、市,首次对儿童自闭症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包括天津、江苏、贵阳市、广州市等地。

    几年后,各地的调查结果陆续公布,结果并不一致。其中,江苏抽样调查了7300多名儿童,结果显示,泛自闭症发病率为12.25/10000,男孩为24.94/10000,女孩为10.49/10000,男女之比大于2∶1,城市患病率为17.89/10000,农村为5.83/10000。

    天津抽样调查了5000名儿童,结果显示,泛自闭症患病率为10/10000,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男女患病率约为2.6∶1~5.7∶1。而且,自闭症患儿平均分布于高、中、低各个社会阶层。上述调查均采用中国和国际的精神病诊断标准,即《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氏量表)和儿童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EP量表)。

    到2011年,自闭症的发病率又发生了变化。2011年中山大学与中国内地首家公立治疗自闭症的学校——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州市泛自闭症患病率为75/10000,即广州市常住人口中有约7万多自闭症患者。以此推算,广东全省约有20万名1~15岁自闭症患者。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美国每88个儿童中估计有一个自闭症患者。

    自闭症日益增多的原因除了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化外,还与诊断标准的日益详尽和宽松有关。例如,上述冰岛两个年龄段组的自闭症发病率有显著的不同是因为使用了《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九版(ICD-9)》和《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ICD-10)》,后一个标准比前一个标准更为宽松。

    今天,由于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越来越深也越来越重视,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0 条评论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