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研究的进展和展望一

自闭症教育 来源:用户投稿 收藏

一、孤独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它的特征是(一)不能建立情感联系,(二)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三)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和(四)起病于儿童早期(通常规定为出生30月内或3岁),孤独症儿童通常是面容清秀和漂亮的,有些还显得很聪明,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百般的好,他却无动于衷,一点也不理解父母的爱心。他们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如一天到晚拿着小汽车的轮子转啊转,对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感到困惑、迷茫、无助和失落、给人带来很大痛苦。


  
   有一位母亲在信上写道:“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每天都在教育别人孩子。可一想到的孩子,我悲痛欲绝,心如刀搅。我恨自己粗心大意,恨自孤陋寡闻。我恨自己不能用自己的全部来换回儿子正常生活的能力。当我泪苦干的时候,我想求助于您”。我接到几百求助的信,异口同声的喊着“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的家”!。

二、他们的分布情况如何?
  
  大家都感到孤独症孩子越来越多见,是发生孤独症的发病率增高了吗?
这个问题要从人群中进行科学的调查来回答,在医学上称之为流行病学调查。西方很多国家进行了这种调查:孤独症的患病率约为0.2‰一1.3‰。1987年美国DSM—lll—R提出“孤独性障碍的命名”后诊断标准放宽,患病率提高,1989一1990还在京都市对第二年将入学的5—6岁儿童,一个不漏地进行健康检查,查得孤独症患病率为1.1‰。我国福建省查得患病率0.27‰和常州市查得1.7‰。孤独症调查要样本大(10万名2—6岁儿童),一个不漏的按统一的诊断标准,统一调查方法,地区分布具有代表性,调查人员经过训练,并对孤独症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如果按1‰推算,我国有3亿8千万儿童,将有30多万孤独症儿童。我国儿童约占世界儿童数的l/5—1/4,也是孤独症最多的国家。

  孤独症的分布:男:女4—5:1,我国报道为6.5—9:1。以前认为孤独症发生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后经社区全民调查,提示与此无关。

三、孤独症有哪些主要的行为特征

  孤独症儿童行为特征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个别差异c就从起病形式而言,可分为①出生后就显现孤独症特征和②开始一、二年发育和行为正常,以后才起病的。前者约占3/4,而后者约占l/4,也有2/3:1/3的。

  孤独症的行为特症起病于出生后不久:

  (一)人际交往障碍:

  出生后不久表现尖叫,烦躁、好动、也有特别安静,不哭不闹,对室内灯光,亲人走动和讲话不注意,妈妈抱他最好,不以身子贴近,更不会用眼望着妈妈的脸,当妈妈逗他玩也不起反应。正常孩子到7个月时就能分清亲人和陌生人,陌生人抱他就不让抱,而孤独症孩子则什么人抱他一样。同样,在一岁多时,尚不能与父母建立强烈的情感依恋。看到他们离开或返回时没有亲密的表示,自己有什么疼痛和不舒服时,也不会求助于父母给予保护和安慰。当他们进幼儿园后,常不听教师指挥和不与小同学一起,而独自一个玩土、泥沙或其他。他们也不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在孩子中惯常玩的游戏,如玩过家家等。
  到他们5岁左右,对父母表现亲近和[NextPage]产生一些依恋倾向,早期一些社会交往障碍可减轻。但他们仍保持社会交往相当的困难。如与小同学交往中,有些较聪明的孤独症孩子会接近其他孩子,并想建立起友谊。但他们的能力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如不能将自己的感情投注于其他孩子(或称移情),也不理解对方的感情反应和需要,以及对别人的关心。此外,对方的非语言性表达,如点头,微笑和手势不理解,这些缺陷常持续至成年期。

  (二)语言表达、理解和沟通障碍:
  约50%的孤独症儿童从小一直不会讲话。正常孩子在婴儿早期就伊呀发声,在父母鼓励下发声更加积极,到1岁后会发爸、妈等单词,到1岁半就会说短句,如要或不要等。父母对孩子的言语发育特别关注,到二三岁不会讲话,就引起关爱,也因此成为前来求诊的主要问题。

  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的言语发育迟缓。他们应用言语不是为与人沟通,不适当的模仿言语,不会表达自己的意向,常用刻板的重复的言语,缺乏与人一来一往交往性言语。他们应用代名词,你、我和他错用。有时根据脑子里所固有的想法,向人反复提问。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缺乏抑、扬、顿、挫等显得平淡和生硬。他们更不会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及应对式的会谈。他们对言语的理解也有困难,尤其对象征性,概括性和抽象性语词的理解更有大的困难。如不懂得好与坏、美与丑、朋友与敌人、爱与恨、不分喜怒哀乐等。他们也不会用手势、表情、和姿势来表达那些想说的词句。他们要大人知道他们的需要,他们不抓大人的手而抓大人的手腕,也不会用自己的食指指哪些他需要的东西,也不伴有手势或姿势或表现使对方更易了解。

  孩子大些或到少年期,有些智力正常的孤独症孩子应用语言能力可达平均水平,理解能力也有改进,但他们在言语应用时仍有困难。如出现刻板和重复言语,或根据他们的当时脑子里所想的而提出一系列强迫性的问题。他们对复杂的或抽象性语言的理解仍有困难。对别人的手势和面部表情等的理解也困难。他们在熟悉的环境里,能按照大人的简单吩咐行事,同时大人借助手势等则要好些。但若没有手势等帮助,或者吩咐包括两个或更多的内容,如既要开门,又要拿采玩具熊,或者带有抽象性概念,如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等。
存在困难,且延续至整个儿童期和成人期。他们讲话缺乏抑扬顿挫的相应的表现,显得刻板和象征用语。

  (三)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
  这些儿童,甚至出生不久的婴儿要求母亲等喂奶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抱的姿势,长大后用餐,须坐同一位置,室内家具和窗帘须放在固定位置。若有改变,就遭到拒绝或表现极度痛苦,哭闹。他们喜欢听同一首儿童音乐,当发现改变了,就烦躁和哭闹。他们的刻板和强制性行为很影响他们的生活活动。如走路只走同一条路,总向一个方向转弯,或走两步就跳一步。当他们走路时不可克制地用手摸一下电线杆。他们的兴趣狭窄,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对室内旋转的风扇发生特殊兴趣,大了后对自行车的轮子转转动而高兴。也有不可克制的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如摸一下别人的头,衣服或鞋等。也有喜欢搜集罐头,废电池旧报纸等,各个孩子可有不同的兴趣。到入学年龄的孩子对公交车线路,火车时间表,某一颜色或号码发生特殊的兴趣。甚至对某些物品或物品的某部位,颜色等发生依恋至不可分离的程度,如一孩子对日历,塑料瓶1某种水果等发生特殊的依恋关系。我们还见过一个6岁的女孩子成天抱着一个红砖,即使睡觉也抱着。他们中也有在眼前不停的扭曲手指,作重复弯曲身体的动作,或作怪异姿势,或旋转身体很多次也不晕倒,也许由于内耳迷路反应不敏感有关。他们尤其是智力低下儿童还常有咬自己的手,撞头等自伤行为。



  我们见到很多孤独[NextPage]症孩子对电视中的广告和天气预报,或对节拍强烈的音乐发生特殊的兴趣,他们可以从哭闹中安静下采,或从别的房间跑来听。他们还作出一些无意义的仪式性动作,如见到来访客人,举手示意,上床前绕床转一圈,出门前须用手摸一下电话机,以及他们向旁人反复提一个同样的问题,要求对方也用同样的词来回答。如反复问“今天是星期几?”要求对方回答“今天是星期二”。如对方不照办,就烦躁哭闹。


免责声明:1.凡本站注明“来源:长沙开音”所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请务随意转载,; 2.凡本站转载内容如有涉及侵权,请与站内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0 条评论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