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行为解析
孩子任性行为解析
任性是儿童行为问题中让家长头疼的一项。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表示恼火和无奈,“真拿他们没办法”是家长们妥协的常用语。在儿童任性行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其它诉求?儿童当真是因为一块糖或一个约定而胡搅蛮缠,绝不退让地任性到底吗?
儿童在日常所呈现的所有行为,无论是令人欢欣的还是令人不解的,无论是正面行为还是负面行为,都映射出其家长的行为秉性。
我们把新生儿比喻成一张白纸,最早在白纸上涂色的就是父母,其中有遗传因素,我们把遗传因素暂且略去不讲,因为后天的养育可以改变先天的因素。所以,后天的涂抹,更加具有说明性。父母的涂抹方式和画法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行为。要想画面唯美令人赏心悦目,就需要画者的高超技艺,否则呈现给众人的必然是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线条和单调晦暗的色彩。代表儿童不良性格及行为的线条和色调的源头是作画者(家长)的错误教育和引导,如果你的孩子有偏差心理,如任性、偏执等,那么就要反思自己在这张白纸上做了什么,是任由个人情绪驱使,心情愉悦时画朵花,心情低落时泼上墨,还是在本应该画画的白纸上用小刀破坏画面?
儿童任性心理行为就是那些浓墨刀印,既伤害儿童自己,又波及整个家庭的和睦团结。
一般儿童的任性表现为不听他人合理意见、执拗、自私、反抗性质强烈。这些都是儿童以强硬的情绪反馈应对家长控制的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中,常常隐藏着需要成人耐心解读的密码,只可惜大部分家长忽视了这点,将儿童的负面行为归结于他们身上,即使儿童本身有自身的问题根源,但有一点显而易见,他们的激烈行为往往在诉说其内心的真实感受,或不安,或担忧,或愤怒,或难过……
不能选择最有效的心理疏导发泄方式,是儿童年龄、阅历的局限性所致,语言词汇描述能力的匮乏,迫使他们只能用极端行为获取诉求,比如排斥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是自我保护的行为;拒绝吃饭,是惩罚他人的行为;破坏玩具、捣乱,是发泄内心愤怒的行为。如此经常表现任性的儿童,其内心必然是对外界反抗的、无助的、情绪不平稳的,在任性的行为信息背后,是孩子略有敌意的心理,这种表现至少说明家长疏于或没有弄清儿童情感根源,以致应对的方式一错再错。
任性且极端任性儿童的父母身上必然有一种或几种过度行为:高期望、强操控、脾气躁,或是韧性差、偏懦弱、爱无能等等。替孩子成长、不能做表率作用,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儿童任性种子就是从这片土壤上萌芽生根的。
在适度宽松的氛围中,标出清晰的尺度底线,孩子会在宽松的范围中自责自律,在相对的自由环境中愉快地成长。作为家长,表率作用及其重要,极端万万不可,既不能强权专制,也不可软弱无底线。任性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长的标准要求值过高和过低导致的,过高会激发孩子情绪反弹,过低会令孩子步步为营。
孩子其实就是一面能照出家长喜怒哀乐的镜子,就看家长想做什么角色,哪种角色做得好,做得出色。理解儿童肢体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才能够更准确找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了解儿童心理是引导儿童行为的根源,希望引起家长重视。
上一篇:加强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行为教育
下一篇: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